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 在棉花黄萎病上的防治效果
- 分类:技术指导
- 发布时间:2020-11-02 16:38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1 材料和方法
1.1 材料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菌剂由中试生产制得。棉花种子品种为DP99B,市购。
1.2方法
1.2.1播种方法
本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在保定市清苑县棉田中进行。播种方法、时间和棉花田间管理同当地操作。在大田棉花播种前,按照1∶20(w/w,菌剂/种子量)的比例将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粉剂(1010cfu/g)与棉花种子拌种:将棉花种子用水打湿,把粉剂撒入种子中,拌匀晾干,进行播种。种子不经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。每处理面积666. 6 m2。
1.2.2病情调查和产量估算方法
在当地棉花黄萎病的发病高峰期,应用5点取样法(30株/点)进行病情调查,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。在棉花收获前应用5点取样法(20株/点)调查单株结铃和密度,对棉花进行估产。
产量(kg/hm2)=密度×单株结铃×0. 004(其中系数0. 004为DP99B品种的单铃重,单位kg)
1.2.3数据统计分析
本文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.0版本软件。
2 结果
在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对棉花黄萎病病情进行了调查。结果表明,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粉剂处理的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,防病效果分别为2010年50.33%和2011年55.24%。同时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,2010年增产18.56%,2011年增产17.08%(表17)。
表17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菌剂田间防治效果调查
Tab.17 Control effect investigation in field of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 strain
时间
处理
病情指数
防治效果
产量/(kg/hm2)
2010年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
7.6B
50.33
3456.2a
对照组
15.3A
2814.9b
2011年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
4.7 B
55.24
3426.3a
对照组
10.5 A
2926.4b
注:同一列中,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(P<0.05),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(P<0.01)。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 在棉花黄萎病上的防治效果
【概要描述】1 材料和方法
1.1 材料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菌剂由中试生产制得。棉花种子品种为DP99B,市购。
1.2方法
1.2.1播种方法
本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在保定市清苑县棉田中进行。播种方法、时间和棉花田间管理同当地操作。在大田棉花播种前,按照1∶20(w/w,菌剂/种子量)的比例将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粉剂(1010cfu/g)与棉花种子拌种:将棉花种子用水打湿,把粉剂撒入种子中,拌匀晾干,进行播种。种子不经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。每处理面积666. 6 m2。
1.2.2病情调查和产量估算方法
在当地棉花黄萎病的发病高峰期,应用5点取样法(30株/点)进行病情调查,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。在棉花收获前应用5点取样法(20株/点)调查单株结铃和密度,对棉花进行估产。
产量(kg/hm2)=密度×单株结铃×0. 004(其中系数0. 004为DP99B品种的单铃重,单位kg)
1.2.3数据统计分析
本文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.0版本软件。
2 结果
在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对棉花黄萎病病情进行了调查。结果表明,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粉剂处理的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,防病效果分别为2010年50.33%和2011年55.24%。同时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,2010年增产18.56%,2011年增产17.08%(表17)。
表17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菌剂田间防治效果调查
Tab.17 Control effect investigation in field of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 strain
时间
处理
病情指数
防治效果
产量/(kg/hm2)
2010年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
7.6B
50.33
3456.2a
对照组
15.3A
2814.9b
2011年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
4.7 B
55.24
3426.3a
对照组
10.5 A
2926.4b
注:同一列中,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(P<0.05),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(P<0.01)。
- 分类:技术指导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1-02 16:38
- 访问量:
1 材料和方法
1.1 材料
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菌剂由中试生产制得。棉花种子品种为DP99B,市购。
1.2方法
1.2.1播种方法
本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在保定市清苑县棉田中进行。播种方法、时间和棉花田间管理同当地操作。在大田棉花播种前,按照1∶20(w/w,菌剂/种子量)的比例将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粉剂(1010cfu/g)与棉花种子拌种:将棉花种子用水打湿,把粉剂撒入种子中,拌匀晾干,进行播种。种子不经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。每处理面积666. 6 m2。
1.2.2病情调查和产量估算方法
在当地棉花黄萎病的发病高峰期,应用5点取样法(30株/点)进行病情调查,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。在棉花收获前应用5点取样法(20株/点)调查单株结铃和密度,对棉花进行估产。
产量(kg/hm2)=密度×单株结铃×0. 004(其中系数0. 004为DP99B品种的单铃重,单位kg)
1.2.3数据统计分析
本文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.0版本软件。
2 结果
在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对棉花黄萎病病情进行了调查。结果表明,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粉剂处理的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,防病效果分别为2010年50.33%和2011年55.24%。同时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,2010年增产18.56%,2011年增产17.08%(表17)。
表17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菌剂田间防治效果调查 | ||||
Tab.17 Control effect investigation in field of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 strain | ||||
时间 | 处理 | 病情指数 | 防治效果 | 产量/(kg/hm2) |
2010年 |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 | 7.6B | 50.33 | 3456.2a |
对照组 | 15.3A | 2814.9b | ||
2011年 | 植丰素-作物重茬土壤修复型菌剂 | 4.7 B | 55.24 | 3426.3a |
对照组 | 10.5 A | 2926.4b |
注:同一列中,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(P<0.05),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(P<0.01)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页面样式修改
页面样式修改
CONTACT INFORMATION
联系方式
OFFICIAL ACCOUNTS
公司微信
欢迎添加微信账号,了解更多产品信息

版权所有©2020 植丰素.中国 备案号:鲁ICP备2020042770号 技术支持:易名云网络科技 进入后台管理